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中俄资讯
薪火相传 不负韶华
作者:   时间:2023-01-13  来源:    频道主编: Чжи Вэй
  

  合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友好城市处工作人员

  王欢

  2017年10月,秋高气爽,一簇簇金灿灿的桂花枝头绽放,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刚进入合肥市外办工作不久的我,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撰写一篇关于合肥市与俄罗斯交流合作现状、问题和设想的报告。当时的我真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在向同事咨询过后,我开始翻阅现有的材料,了解合肥市与俄罗斯的交往历史及背后的故事,感受前辈们在外事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初心不改岁月留香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三个“好”字道出中俄两国间的邻里之道:“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协作的好伙伴。”自2013年5月长江中上游六省市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以来,作为长江中上游六省市中的一员,合肥与俄罗斯的交往也迎来了春天,先后与乌法市、萨马拉市缔结友好关系,与下诺夫哥罗德市在教育、艺术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

  曾在俄罗斯使馆工作多年的合肥市外办主任陈启亮对这些交往历史如数家珍,还经常和我们分享一些工作中的小故事。2016年,陈启亮随合肥市代表团访问乌法市,两市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在当天的晚宴上,双方按照国际惯例互赠礼物后,乌法市著名的米拉斯乐团停止表演节目单上安排的节目,声情并茂地表演了《北京的金山上》等多首中国经典歌曲。能在异国他乡听到如此熟悉的歌曲,令在场的合肥市代表们感到非常亲切。这感人的一幕一直留存在陈启亮的脑海里。

  图为2016年合肥市代表团访问乌法市

  而说起与萨马拉市最初的交往,也有一个小“插曲”。在合肥市与萨马拉市交往之初,萨方提到多年前萨马拉市与中国华中地区及东北地区的两个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双方已经失去了联系,希望合肥市能帮忙联系。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合肥市外办没有去考虑“如果他们联系上,是不是就不和我们交往了”,而是充当传递者的身份,积极了解情况,主动帮助萨市与这两个城市再次架起友谊桥梁。合肥市开阔的胸襟,大度的举止感动了萨马拉市,萨方代表团也紧紧抓住了与合肥交往的机会。陈启亮主任说:“友城交流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需要真诚,需要善意。”

  这些或有趣或感人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它们不仅是友城交往的小小片段,也是无数“外事人”为国际交流合作付出努力的缩影。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当我最终完成报告交给领导时,心里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陈启亮主任笑着说:“写得不错呀!要知道我们不仅是做翻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会谋划合肥与国际的交往。”他的话在我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正是无数外事人的无私奉献和薪火相传,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推动我们这一代青年前行的强大动力。作为一名外事工作的“新兵”,我们生逢盛世,也肩负重任。

  真正开始接触外事工作,我才明白“外事无小事”是需要时时刻刻去践行的工作准则。例如每一次的外宾接待和出访任务,从日程安排到准备材料,从联络协调到食宿车辆,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周全。不仅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细处入手。而外事工作的魅力也在于,即使慢慢熟悉了工作流程,每次的接待、出访还是会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需要以满腔热情和责任心去认真对待。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见证了合肥市与萨拉托夫市签署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感受到两个城市开启合作新篇章的庄重氛围;接待了俄罗斯国家近卫军模范舞蹈团附属儿童舞蹈团,观看中俄两国孩子们同台表演,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时空碰撞出精彩的火花,看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同样灿烂的笑容。我为能够参与到这些事情并付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而感到骄傲。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许多温暖与感动。

  图为2017年接待俄罗斯国家近卫军模范舞蹈团附属儿童舞蹈团

  图为2017年中俄青少年友好交流文艺汇演

  2019年3月,我陪同合肥市教育代表团赴下诺夫哥罗德市访问。该市第八十中学、第二中学分别与合肥市一中、二十八中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3月的合肥已是春意盎然,草长莺飞,而俄罗斯仍是冰雪未消,寒风凛凛。下诺夫哥罗德市独特的魅力和热情好客融化了料峭的寒意、消解了旅途的疲惫。身着俄罗斯传统服饰的小朋友踏着热情的舞步,为我们送上盐和面包,请我们品尝。这是俄罗斯招待贵客的传统,向客人表示最高敬意和最热烈欢迎的方式。雷厉风行又爽朗爱笑的校长加里宁娜•塔基亚娜女士带领我们参观学校,还向我们展示了2015年第二中学代表团去合肥交流访问时的照片。当时代表团的学生们就住在合肥二十八中学生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上课。

  图为2017年下诺夫哥罗德市第80中代表团访问合肥

  座谈时,大家对两市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畅所欲言,交流意见。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两所城市文化的交融,友好的种子将在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些小小的使者是两个城市、两个国家深厚友谊代代相传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对中俄青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也正是在这一年5月,合肥市与下诺夫哥罗德市正式签署了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协议书,进一步推动了两市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让世界各国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疫中,中俄秉持着拯救人民生命的相同理念,相互支持,共克时艰,彰显了两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与此同时,疫情给友城线下交往按下了“暂停键”,但合肥与国际友城间的交流没有就此止步。千里之遥来信,只为问知己。在合肥“战”疫最吃紧的时刻,俄罗斯友城萨马拉、下诺夫哥罗德等纷纷发来慰问信函,对合肥市抗击疫情表达了支持与关切之情。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向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呈蔓延态势,俄罗斯确诊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按照办领导的指示,我主动与5个俄罗斯友城保持联系,了解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分享合肥市的防疫措施和经验,通过邮件、信函等线上交流方式给予彼此坚定的支持。那些温暖的文字通过互联网流淌进心里,更加坚定了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在我们的积极联系下,我市友好城市萨马拉市所属省州萨马拉州参加了安徽省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新冠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万里连线,并肩战“疫”,我们以行动诠释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面对疫情之下开展对外交往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直面新形势,寻找新出路,全面开启线上“云外事”交流模式。2020年,合肥市与俄罗斯的“云互动”好戏连台,线上参加下诺夫哥罗德建市99周年视频会议、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等重要活动;与下诺夫哥罗德市及其友城开展普希金文学研讨;合肥市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在俄罗斯“大师的秘密”国际民间艺术节线上展出,合肥市两所小学的学生戏剧表演视频亮相下诺夫哥罗德市国际青年手机电影节等等。借“云”之翼,跨越山海,叙友谊话合作。当然,为了适应创新的“云交往”模式,作为外事人的我们又开始学习新的技能,不仅熟练掌握了线上平台的操作流程,更是开动脑筋解决视频音频设备的难题,集思广益布置视频连线会场背景,以保证会议交流效果。云端连线,视频交流,纵有疫情影响,沟通不止步,真诚的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更是携手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的写照。

  图为2020年合肥市线上参加金砖论坛

  每一朵花开,都有一种结果;每一粒种子,都在酝酿未来。2022年是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暨地方合作理事会成立25周年。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历久弥坚,高水平的中俄关系造福了两国人民。合肥与俄罗斯友城的交往必然会开出绚烂花朵、结出累累硕果。作为外事人的我们,将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与君共勉,砥砺前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