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中俄资讯
感恩生命,让我遇见了“你”!
作者:   时间:2023-01-12  来源:    频道主编: Чжи Вэй
  

  谈起“共话中俄友谊”这个话题,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如脱缰野马般,一个个遥远却又近在眼前的“你”在我眼中闪现光芒,过去岁月中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感人的瞬间回荡在我的脑海,时间仿佛回到了20余年前。

  陌生人的帮助

  记得那是1999年夏天的某一个下午,我和哈巴罗夫斯克太阳有限责任公司的张总等一行4人来到了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图古罗-丘米坎斯基区的乌茨科耶村,下火车后,发现原定来接我们的瓦西里耶维奇先生并没有来,唯一的联系方式座机也没有人接听,最早的返程的列车也要在第二天上午才有,而当时当地还未通客车,结果就是我们不得不被迫留在小镇过夜。糟糕的是在接连问了几个当地人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当地没有对外提供住宿的宾馆。难道我们要露宿街头?怎么办?时间在我们的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中过得飞快,一转眼傍晚就已经来临。记得非常清楚,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下,一位面带笑容的和善的阿姨向我走来,我赶紧迎上去,向她问好,告诉她我们是中国人,我叫卡佳,并说明我们面临的困难,问她能不能帮我们联系提供住宿的房间,我们可以给她租金。阿姨微笑地看着我,对我只说了一句话,“跟我来吧”。她把我们带到了一幢二层楼前,告诉我们今晚就可以住在这里,并说不用给钱,走的时候直接离开即可。那座小楼非常整洁干净,房间的设施一应俱全,就连白色的布草都是新的。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踏踏实实地住了一个晚上,翌日清晨,在整理好房间后,作为答谢的一点心意,我们将带来的2瓶杜康酒留在了房间。直至离开,那位阿姨都没有出现。由于当时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处于兴奋之中,甚至都没来得及询问阿姨的姓名,这成为我们一行人的遗憾,但那个在落日余晖中熠熠生辉的天使般的笑脸却成为我记忆中历久弥新的璀璨。不同的国籍、陌生的人,阿姨没有一丝一毫地犹豫,给了我们完全地信任和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这一切震撼了我的心灵,伴我一生,让我在此后遇到有困难的人的时候都会尽己所能地伸出援助之手。

  友谊的力量

  在那个满城尽播、每个来华的俄罗斯人都会哼唱几句“像雾像雨又像风”的1994年夏天的一个上午,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等4名俄罗斯人找到了在绥芬河市绥昇旅行社担任俄语翻译的我,向我讲起了同来的另一名伙伴尤里•尼古拉耶维奇自从来到绥芬河后就卧病在床的事,他们从新西伯利亚来到绥芬河的目的就是为了采购商品回去销售,总共5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天半,可尤里还一点货都没有采购,他们都很为他着急,问我该怎么办?一听说这种情况,我非常清楚,如果这次跑空不能成功购买所需货物的话对尤里意味着什么,于是我立即和他们赶到了尤里所在的房间。躺在床上的尤里看上去很虚弱,几次想支撑着坐起来却始终没有什么力气。在上世纪90年代全民气功热潮中曾练过半年气功的我,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对尤里说,“你躺着别动,我用气功帮你调理一下,你什么都不用做,全身放松,睡一觉起来就好了”。尤里很信任我,闭上眼睛让身体放松,于是我便开始帮他治疗。许是心理作用,一会儿功夫,尤里就睡着了,睡得很踏实,十几分钟后,我和大家退出了房间。后来听说,大约一个小时后尤里就醒来了,醒来后就开心地去采购了。第二天下午,完成采购任务并已打包托运的尤里一行5人找到了我,感谢我用气功帮助了他,大家一个劲地说,“中国气功厉害,喀秋莎(我的俄文名字卡佳的爱称)好样的!”我笑着说,“对于气功而言我只是一名初学者,我是第一次帮助别人,我想,应该是我们的友谊给了我治好尤里的信心和勇气,也是尤里对我的信任和配合才让他迅速恢复了健康”。见我这么说,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友谊的力量”。他们找来摄影师,用一次成像拍立得相机集体合影留念。至今我仍保留着这张相片,它见证了我们彼此的信任和友谊。时光荏苒,20年前的青春早已不再,但唯有这份情谊却依然是那样真诚、那样纯粹、那样美好,与我相守,一直到老。

  珍贵的生日礼物

  2000年12月17日星期天,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哈巴罗夫斯克市过生日。那天的生日是在哈巴租住的房间度过的,萨沙、伊戈里、娜塔莎和尤利亚,我的4位俄罗斯好友前来为我庆生,公司张总和刘兄亲自下厨炒了满满一桌子菜。那天是萨沙他们第一次品尝中国菜,席间,在我们的建议和示范下,萨沙和伊戈里第一次品尝了作为俄罗斯人从来不曾吃过的鸡手,地道的红烧排骨、锅包肉、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更是让娜塔莎和尤利亚等人爱不释口,大家直夸“中国菜太好吃了”。那一天,我们一起谈中俄美食、文化,谈友谊和合作,语言不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香槟酒起了一瓶又一瓶,吃得、喝得、聊得都很尽兴。知道我喜欢音乐,他们4人集体送给我一个三星播放收录机作为生日礼物,包括CD和磁带播放及收录功能,还有遥控器可以操控,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比较先进的产品了,作为我从俄罗斯带回家乡的极少的物品之一,一直珍藏至今。在我心里,这是我收到所有生日礼物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说它珍贵不是说它所承载的物质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它所承载的那份可贵的友谊以及由此使我常常想起的我们共同度过的那段俄罗斯生活岁月所沉淀的痕迹。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0年,回国后我们再未相见,时至今日,我还会经常赏玩这台播放收录机,听听CD和广播,哪怕只是简单的擦拭和触摸,以此纪念心中那份从未远去的友谊。

  出让的机票

  2016年8月下旬,因工作需要,市领导率领双鸭山市政府代表团一行4人赴萨哈共和国通波区参加《通波区矿业•发展前景》投资论坛活动,我是随行的俄语翻译。记得自哈巴飞抵世界最冷的城市—雅库茨克时已是当地时间23点钟,在次日清晨用过早餐后,我们就踏上了通往通波区的征程。一路皆是凹凸不平的土路,雨后的泥泞让车子颠簸得非常厉害,乘坐商务车并途经两次轮渡,在历时近12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通波区。在隆重的接待仪式后,双方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地资源等情况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翌日,参加过系列活动后的我们应该于当日返回雅库茨克,才能赶上第二天返程的飞机。可是如果要是乘商务车返回的话,抵达后就要后半夜了。于是,我主动联系通波区负责接待工作的拉丽萨女士,向她表达了我们的担忧,希望她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一顿饭还没吃完的时间,好消息传来,我们可以乘坐一架载客能力为40人的小型客机返回雅库茨克。这架飞机是萨哈共和国前来参会人员的包机,为了能让我们及时返回,他们中有4人在通波区多留宿一宿,第二天乘其他车返回。在俄罗斯绅士的帮助下,手无行李的张局长和我两位女士非常轻松地与大家一起登上了飞机。早就听说战斗民族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一流,这次亲身见证了一回。飞机起飞的跑道是坑凹不平的砂石路而且非常短,在短暂的起跑后飞机顺利地腾空而起很快就融入了云层之中,在轰鸣声中仅过了不到20分钟时间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飞机成功降落的时候,按照俄罗斯的习俗,我带头起立鼓起掌来,大家也一起鼓掌,不只是为了机长高超的驾驶技术,为了平安着陆,也饱含着我们对为了我们放弃乘坐这架航班的那4位未曾谋面的俄罗斯朋友们深深的谢意。4年多时间过去了,萨哈共和国雅库茨克、通波区一行的点点滴滴却仿佛在我内心深处扎了根,像是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又像是一幅恬静温柔的山水画让人不惊不扰、无波无澜。

  岁月静好,时光不逝!感恩生命,让我遇见了“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