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晶
《伙伴》(俄文)杂志主编助理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他,黑河市的中国摄影师赵东来;她,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俄罗斯画家安娜•秋丽娜。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中俄边境线上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格最高的对应城市,最近处仅650米,被形象地誉为“中俄双子城”。分处一江两城的这两位“80后”中俄青年,以融合摄影和绘画的创作方法,联手推出“中国,我想你”主题跨界艺术作品,作品动人、真情感人,在中俄两国赢得广泛赞誉。
他用镜头记录世界,“俄罗斯即是日常”
赵东来,成长在黑龙江畔的“80后”中国小伙。爱读书、好书法、喜篆刻,斯文是他;懂摄影、玩滑板、练武术,热闹亦如他。作为职业公关摄影师,赵东来曾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工作生活十余年。博览了山光水色、都市繁华后的他,选择回到家乡黑河安居。小城不大,风景如画。“在环路驾车兜风,一刻钟就可以开到乡间感受田野与山林。”回到家乡生活的赵东来,享受着这份自由。
天穹东北,璀璨的星云之下,是奔流的黑龙江。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的右岸,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

◎赵东来日常工作摄影
对于黑河的百姓来说,俄罗斯从来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城区里中俄双语招牌鳞次栉比,人群中时常会迎面遇到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在赵东来的记忆里: “小时候的玩具、文具不少是父亲从俄罗斯买回来的,质量很好。”民众的俗语中存在着大量俄语单词,如布拉吉、韦德罗等。学校会组织友好城市、友好学校交流活动。“即使不出国,彼岸的俄罗斯友人也会来到我们身边。”往返中俄之间于赵东来而言就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实行电子签证,爱好滑板的他只需花费十几分钟就可乘船来到对岸,与俄罗斯玩伴们“同台竞技”。当然,俄罗斯的朋友们也常常来黑河相聚。
2019年,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赵东来遇到了一位俄罗斯女画家,便请她为妻子作画。女画家会一点儿日常中文用语,两人互加为网络好友,从此播下友谊的种子。
她用画笔诉说,“我深爱着中国”
安娜•秋丽娜,成长在黑龙江(阿穆尔河)畔的“80后”俄罗斯姑娘。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袜子,喜欢把头发染成各种活泼的颜色,喜爱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自小习画,在家乡布拉戈维申斯克读完大学后,安娜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此后,她又攻读了服装设计专业。“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艺术家,这有些不可思议”。

◎安娜正在进行创作
绘画是安娜的生活方式。她的画风鲜明,爱管闲事的女孩、猫、鸟、波尔卡圆点是画中常见的元素。“那些画是温暖的,表达善意的,天真的……画中的女孩都长得像我。”谈及创作,安娜滔滔不绝。她在艺术沙龙里进行创作,很快便被爱好者购买收藏。这让她非常高兴,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如今,安娜已然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家喻户晓的艺术家,经常出现在当地主流媒体上。但此前,安娜并不会自称艺术家,变化源于中国发生的事。
时光回到2010年,一位中国人来到布拉戈维申斯克旅游,偶然间看到了安娜的画,非常喜欢,便买下收藏。四年后,这位中国人邀请安娜来中国参加画展。这是安娜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在朋友家中,再次看到自己作品的安娜情难自禁:“在另一个国家,陌生的城市,遇见自己的画,就像与久违的朋友重逢,温暖又美好。”那一瞬间,安娜做出决定:“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同年,中国的朋友们帮助安娜在黑河市和大庆市,先后举办了画展。纷至沓来的赞美和掌声给了安娜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她的画笔像仙女的魔法棒,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作品。
此后,往返于中俄两国间成为安娜的重要日程—历年的中俄博览会、哈尔滨文化艺术博览会等交流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与作品。参加盛会、结识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多元……让安娜的艺术生命更加丰满。在2019年的哈洽会上,安娜与赵东来相遇,短暂的交流迅速拉近了两位“艺术人”的世界。
他们携手合作,“用艺术成就梦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俄两国朋友只能隔江相望。此岸的浪亲润着彼岸的花,彼岸的风吹向此岸的枝丫。安娜喜欢坐在阿穆尔河畔创作,来自对岸中国汽车的鸣笛,让她愈发想念中国的一切。中国菜、中国茶、节奏感强烈的广场舞音乐……
疫情阻隔不断情感,时空拉不开心灵的距离。
在社交网络上,安娜经常关注赵东来的作品动态。那些关于中国的影像让她憧憬着身临其境。于是,灵感瞬间迸发——将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相融合,用裁剪和拼贴的形式,在“跨界作品”中实现那些暂时无法实现的旅行。二人一拍即合。这个被两人称为“中国,我想你”的国际项目应运而生。合作是双方共同推进的,赵东来提供反映中国环境与人文类的摄影作品,安娜填充内容。同时,安娜也会特邀一些曾经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影像作品,比如中国的“早市”等。

◎安娜与赵东来一起创作的作品
人称为“中国,我想你”的国际项目应运而生。合作是双方共同推进的,赵东来提供反映中国环境与人文类的摄影作品,安娜填充内容。同时,安娜也会特邀一些曾经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影像作品,比如中国的“早市”等。
在合作的作品中,安娜画作的标志性元素在赵东来的摄影作品中安顿下来—女孩、猫、鸟、 狐狸、熊。在黑河喝咖啡、听音乐,沿着长廊散步,听中文演讲,观察路人……安娜说:“这些作品 实现了我再次畅游中国的愿望。”
并不意外,这些作品在俄罗斯社交平台一经发布,很快就赢得俄罗斯阿穆尔州媒体的关注。

◎安娜与赵东来一起创作的作品

◎布拉戈维申斯克活动现场
两位年轻人对美都有着很高的追求。安娜珍视赵东来的每一幅作品,每次创作前,都会观察很久,仔细思量, “它们已经是一件完成的艺术品了”。安娜会小心翼翼地绘图、刺绣、用调色刀涂抹、切割、粘合。一件件源于现实又富于想象的作品,就这样诞生。赵东来则非常欣赏安娜作品中的童趣,“充满着可贵的天真。”
真挚的民相亲, “隔不断的云相聚”
两位青年的友谊盛开出艺术之花,感染着更多的人。5月 27日,安娜与赵东来的主题作品展—— “中国,我想你”,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艺术图书馆启幕,共有35幅作品展出。前来参观的俄罗斯观众络绎不绝。作品展上,安娜用中文坦言创作过程“紧张而兴奋”。因为这是她心底里“关于中国的,最为真诚的项目”。
艺术无国界,中国观众通过网络连线方式实现了与俄罗斯观众在展厅的“云相聚”。安娜与赵东来的视频连线,将画展首发仪式推向了高潮。俄罗斯观众通过大屏幕见到了这位中国摄影师。热情的俄罗斯民众向赵东来表达着自己对于中国的喜爱和想念。赵东来也向他们讲述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两位创作者共同期待:未来,他们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喜欢;同时,也期待着这些作品能够出现在“中俄双子城”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中俄民众感受到两城一江的情深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