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圆桌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绿色联盟”)2021年政策研究专题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和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联合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能源基金会支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兰博蒂尼三位绿色联盟联合主席视频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主持开幕致辞和主旨发言环节。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务实成效
黄润秋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加强绿色发展交流合作,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务实成效。在中外合作伙伴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绿色联盟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讨和联合研究,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等形成协同增效效应。未来,要继续携手中外合作伙伴,充分发挥绿色联盟平台作用,聚焦气候变化、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促进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合作,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疫后绿色复苏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傅海燕表示,气候变化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危机与挑战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转型提供了窗口机遇期。绿色联盟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新加坡愿与共建国家分享更多经验和知识,推动区域合作,也期待共建国家能够加强在碳市场、低碳排放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兰博蒂尼表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治理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正在这一领域积极行动,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出资15亿人民币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绿色联盟也从绿色低碳转型、绿色投融资、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发,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期待绿色联盟与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能够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指明方向,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合作助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表示,中国和新加坡都是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典范。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大投资,积极推动了绿色技术创新,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公平普惠的社会转型和更加有效的自然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能源司司长刘鸿鹏指出,东盟地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共建国家能源部门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与新加坡可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包容、稳定的经济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处长刘翔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一带一路”发展合作、绿色能源合作等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开展绿色投融资合作、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打造绿色发展新亮点,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
淡马锡国际投资部门执行总经理(新加坡)陈肇敏表示,淡马锡提出了2050年实现公司层面碳中和的目标,并将通过知识创新、试点建设、高新技术投资等重点工作,探索推动可持续融资,与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委员、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首席执行官桑顿表示,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与绿色联盟在绿色投资和环境标准等相关领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期待未来能够与新加坡政府一道,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投融资的理念、知识与经验共享,为亚洲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天义指出,香港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和经验能够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城市层面的经验示范。光大环境将与香港特区政府深度合作,以打造“负碳排放的环保企业”为目标,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践与行动,为绿色低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军翰分享了生态城在绿色建筑、无废城市、海绵城市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表示,正在搭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合作,继续打造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典范。
绿色联盟2021年政策研究再添硕果
绿色联盟2021年度紧扣可持续发展与疫后绿色低碳复苏主题,持续关注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投融资、可持续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排放等“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重点热点议题,于活动期间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城市发展案例报告》《“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二期)》《“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一带一路”海上互联互通绿色发展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绿色发展路径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行业碳排放标准研究》六项研究成果。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国际协调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主持成果发布环节。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世界资源研究所传播副总裁劳伦斯、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师王亚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美国环保协会海洋项目副总裁米密卡吉斯、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副所长黄全胜、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分别代表各研究团队介绍研究成果。
绿色气候基金对外事务局主任奥云、气候债券倡议首席执行官基德尼、能源基金会项目副总裁李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负责人吴慧敏、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东亚区首席代表陈波平受邀做评论发言。
奥云指出,“一带一路”投融资要综合考量气候、金融、技术等因素,引入创新型金融工具,积极与合作伙伴共建共享行业标准和绿色指南等知识资源。
基德尼表示,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绿色债券和绿色项目在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巨大,需重视“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对发展中国家清洁绿色转型的支持作用。
李洁表示,能源基金会重视并积极参与绿色丝绸之路相关工作,将继续依托绿色联盟平台,推广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和气候治理。
谢肇煦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积极分享中国绿色低碳标准和技术实践,愿与绿色联盟中外合作伙伴一道,推动加快“一带一路”绿色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实践步伐。
吴慧敏表示,绿色联盟相关研究成果覆盖了“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议题,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知识产品。期待绿色联盟继续拓展在“一带一路”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半径,取得更多优秀成果。
陈波平表示,绿色联盟系列报告在持续关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重点问题的同时,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C40期待与绿色联盟在“一带一路”绿色城市、绿色港口等领域持续开展交流合作。
会议活动聚焦“低碳与创新发展,迈向碳中和”主题,深入交流、共享经验,进一步凝聚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共识,集中发布2021年政策研究成果,为绿色“一带一路”未来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并取得积极反响。来自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国内有关部门,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环境主管部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美国驻华大使馆等驻华使领馆,清华大学、杜克大学、中金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智库的近3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本次活动,活动全程通过中国一带一路网、央视频、中国日报等网络平台进行中英双语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