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达到41008列,开行超过百列的国内城市达31个,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增长迅猛,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运行品质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开行2705列、发送货物2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2%、319%。
近年来,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无缝对接,交通运输领域的对接与合作综合溢出效应正日益显现。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倡议顺应了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促进了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二是铁路建设助推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加速了“一带一路”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了经济腾飞。如今,中欧班列开行持续增长,切切实实地给沿线的各个国家和广大人民带来了新的更大实惠。
自我革新,让中欧班列延续强劲发展势头。今年以来,铁路部门积极挖潜增效,不断优化物流服务。从重箱率和回程去程比两项重要指标看,上半年,铁路部门在优化货源、箱源、车源、劳动力组织工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不断完善作业流程,重箱率和回程去程比分别达到98%、85%,回程去程比创历史最好水平。从运输货物的种类上看,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已由初期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类拓展到汽配及整车、化工品、机械设备等5万多种产品类型,班列年度运送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560亿美元,增长近7倍。在铁路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新征程中,“中国铁路”“中欧班列”等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
共同筑梦,让各国人民共享铁路发展“红利”。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建“一带一路”,目标就是要将其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得益于此项“顶层设计”,一大批铁路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从之前来看,经西部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部的二连口岸,东部的满洲里、绥芬河口岸出境等三大通道,西安、成都、重庆、郑州、乌鲁木齐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在上半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从现在来看,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满洲里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不断满足近远期中欧班列运输需求。从未来来看,铁路部门将积极协调境外铁路加大口岸交接力度,加快中欧班列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口岸”系统作用,不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贡献。
互利共赢,为中欧命运共同体注入充足动力。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互通互联、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铁路作为互通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增进区域合作、构建中欧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中欧班列无论是在抗疫情、稳经济,还是在促发展中,都发挥着积极关键作用,不仅为中欧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也为铁路铺就了互利共赢之路。
回望过去,“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和合作伙伴不断增多;展望未来,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铁路任重道远,期待铁路部门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让“一带一路”发展红利源源不断释放,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