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在暑假期间与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珠宝锦匣——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馆藏18-20世纪珠宝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就本次展览的展出效果采访了观看展览的观众。
由天津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珠宝锦匣--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馆藏18-20世纪珠宝展"尽管已经开展2个多月,但7月13日周六一大早不到十点,来天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和游客就已经在取票点排起了长队。正在举办的"珠宝锦匣--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馆藏18-20世纪珠宝展"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一探"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魅力。卫星社记者在展览现场感受到,不少观众在惊叹于俄罗斯多民族精致的珠宝工艺品同时,也希望中俄两国的博物馆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为观众奉献更多的俄罗斯文化盛宴。
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位于圣彼得堡,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学中心之一,被誉为"民族学的埃尔米塔什"。其藏品的价值首先在于收藏民族之广泛,保存着俄罗斯及其周边共计157个民族的文物;还在于时间跨度大,从17世纪末直至今日各个时期的文物应有尽有。除传统民族工艺作品,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照片原件,还有丰富的藏书和学术档案。
本次展览是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首次在中国举办金银饰品主题展览。展览以展现俄罗斯帝国近40多个民族珠宝首饰文化和审美特点为主线,从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精选了约252件珠宝艺术作品,其中囊括了碧玺、珍珠、珊瑚、水晶等珍贵材质制作的头饰、戒指、项链等饰品,均为来自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这一期间文化研究的代表性文物,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和宝石设计水平。
在展览现场,观众赵小姐向卫星通讯社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原来我只是大致听说俄罗斯也是多民族国家,通过参观这次展览,不仅观赏了各种非常精致的工艺,同时也更加了解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
她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同为多民族国家,因此对于各民族间的互相包容、文化传递与借鉴,我很能感同身受。看完这次展览的艺术品后,更能感受到俄罗斯对自己保留多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这些工艺兼具美感与实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希望以后能多亲身体验到让中国民众了解俄罗斯民俗的活动。
曾在俄罗斯留学的孙女士特地到天津博物馆重温俄罗斯情怀,她不断向记者感叹俄罗斯多民族的灿烂文化。谈及哪些展品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孙女士表示,在本次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19世纪末乌兹别克民族制作的额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额饰作品精美异常,形态优美柔和,镶嵌有玛瑙一类的宝石,而垂饰上还雕刻细腻花纹,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乌兹别克民族的手工技艺已经相当高超。
谈到中俄博物馆之间的合作重要性,孙女士表示,对于两国人民来说这是"大大的福利"。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两国外交合作不只是签署合约等国家层面的合作,更在于文化的交流,民心对于对方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正如费孝通先生对于美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俄博物馆间的合作展出就是让对方民众认识本国文明、文化、艺术的良好机会,是传播本国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间交流互信的优秀典范。